新闻资讯
《兴湘故事荟》专栏之③ 兴湘保理业务部:在金融服务赛道上行稳致远
兴湘保理业务部:在金融服务赛道上行稳致远
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旗下的商业保理公司,承担着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使命,这不仅是兴湘保理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这家公司改革攻坚的永恒课题。
从2021年10月28日首单业务落地开始,兴湘保理业务部2年多来累计完成保理资金投放超30亿元,至今没有一笔业务出现不良。“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功能,首先是要摸准展业范围内客户的真实需求,再看能不能提供合适产品,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这样我们才能获取应有的价值回报”,这是兴湘保理业务部负责人蒋鹏的心得体会,也是他负责的业务团队一直践行的理念。
精准服务完成首单业务落地
从参加工作开始蒋鹏就扎根在金融行业,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操经验,回忆起兴湘保理的首单业务仍记忆犹新。
兴湘保理刚成立的时候,他还只是商业保理行业的一名新兵,当刚接到A公司首单业务合作意向时,心里既兴奋又紧张。A公司是一家医药流通企业,下游客户主要是公立医院等机构,受疫情影响,销售回款账期延长,资金周转较为紧张,由于该公司存在尚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向银行申请新增融资较为困难,当时急需资金维持经营周转。
经过深入细致的现场尽职调查,他发现A公司虽然应收账款回款账期长达6-9个月,但现场打印的银行流水数据显示合作单位的付款并未间断,因此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低,回款是有充分保障的。
为从严把控业务风险,蒋鹏提出了以回款账户监管作为核心风控手段,对A公司的回款账户进行实时监控,要求销售回款的50%用于提前还款,最终该方案通过公司审批,不仅为A公司精准引入金融活水,缓解了资金压力,还实现了公司首单业务的顺利落地。
高效服务获得战略客户认可
“接到任务的时候,感觉这简直是一项极限操作,根本不太可能完成”,这是团队高级业务经理方雪倩当时的第一反应,在加入兴湘保理前,她是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加班赶进度对于“四大”出来的她是常规操作,但是启动某上市B公司项目时,还是露出了一丝惧色。
2022年12月初,正值新冠疫情开始蔓延,B公司提出10亿元保理授信的业务需求,并要求在12月底前放款,从开始达成合作意向到放款,只有短短20多天的时间。
为争取到B公司这一战略客户,部门立即成立了项目小组,将任务层层分解到人,分别负责撰写尽调报告、沟通合同条款、核查底层资产,项目组全体成员主动放弃周末休假,反反复复与B公司财务部门、法务部门、董秘办沟通方案细节,来来回回修改尽职调查报告,认认真真琢磨保理合同中的每一段话、每一个字,在临近上会期间,项目组3名成员先后感染了新冠肺炎,在居家办公期间顶着高烧、全身疼痛的新冠典型症状仍带病坚持工作。
2022年12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了B公司与兴湘保理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公告,在审计截止日最后时刻放款近5亿元,得到了战略客户的高度认可。
创新服务实现央企业务突破
盛夏时节,天气十分焖热,天府平原的大地被火辣的太阳晒得滚烫,团队成员梁恒荣走在拜访C工程集团(隶属于某央企集团)的路上,沥青路面升腾的热浪让他的衬衫湿透了。作为金融行业一名年轻的“老兵”,有着近十年的从业经验的他,拜访前做足了功课,这不仅是他入职兴湘保理营销的第一家客户,也是公司展业范围拓宽后接触的首笔央企业务,对于开拓央企保理市场意义重大。
尽管前期准备了详细的融资方案,C工程集团也表示有保理融资需求,但对梁恒荣出的业务模式和交易结构有不同意见。回到酒店后,梁恒荣把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重新梳理和复盘,C工程集团提供的底层资产是一笔融建类工程项目,与公司以前受让的应收账款有区别,交易结构更加复杂,如果按照起初设计的交易结构,根本无法满足客户的诉求。考虑到客户主体评级AAA,底层资产是地方政府重点建设产业园配套项目,且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已落户该产业园区,工程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梁恒荣决定采用创新思路,对融资方案进行调整。
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他协同公司风控部门和外部律师落实交易结构中各法律主体的权利责任,较为薄弱环节通过补充协议进行补强,设计出一套全新的交易结构,不仅满足了客户的诉求,也未新增公司实际承担的风险,最后业务成功落地,助力公司实现央企客户“零”突破。
今年,兴湘保理提出了“争创一流”的工作要求,形成了前、中、后台协同作战的金融服务体系。展望未来新征程,兴湘保理将在坚守“零逾期、零违约、零不良、零风险”的基础上,以一流的业务拓展能力、一流的实质性风险把控能力,在金融服务的赛道上行稳致远。
撰 稿:蒋 鹏
责 编:何 盼
初 核:李文亮
复 核:胡信锋
审 定:王环斌
